牙菌感染 奥硝唑 药品推荐及注意事项
最佳答案:
牙菌感染可以使用奥硝唑进行治疗。
# 奥硝唑
- 药理作用:奥硝唑是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,通过其分子中的硝基,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,与细胞成分相互作用,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,对多种厌氧菌有抗菌作用。
- 用法用量:不同剂型、规格用法用量有差异。治疗厌氧菌感染,成人首次静脉滴注0.5-1g,继而1g/天,1次或2次分用,连用5-10天,可能情况下尽快改为口服,500mg/次,每12小时一次;儿童10mg/kg,每12小时一次。预防术后厌氧菌感染术前30min滴注1g。
- 注意事项:
- 特殊人群:肝损伤患者用药剂量不变但间隔加倍;肾功能低下者减量使用;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适当调整剂量;妊娠早期和哺乳期妇女慎用;儿童慎用,建议3岁以下儿童不用。
- 药物相互作用:能抑制抗凝药华法林代谢,增强药效;与巴比妥类、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等合用可加速奥硝唑消除而降效并影响凝血;与苯妥英钠、苯巴比妥等合用可加强本品代谢,血药浓度下降而苯妥英钠排泄减慢;可延缓肌肉松弛剂维库溴铵的作用。
- 其他: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及含酒精饮料,以免产生戒酒硫样反应;注射液即配即用,药液浑浊或变色切勿使用。
# 甲硝唑
- 药理作用:第一代硝基咪唑类药物,有强大的抗厌氧菌活性。
- 用法用量:口服,成人一次0.2-0.4g,一日3-4次。
- 注意事项: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;不良反应较多,可达15%-30%,大剂量可致抽搐,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呈深红;用药期间及停药后一周内禁止饮酒,否则可引起“双硫仑样反应”。
# 替硝唑
- 药理作用:第二代硝基咪唑类药物,抗菌作用与甲硝唑相似。
- 用法用量:口服,成人一次1g,一日1次。
- 注意事项:妊娠3个月内应禁用,3个月以上孕妇只有具明确指征时才选用;在乳汁中浓度与血中浓度相似,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,若必须用药,应暂停哺乳,并在停药3日后方可哺乳;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,高剂量时也可引起癫痫发作和周围神经病变;用药期间及停药后一周内禁止饮酒。
# 阿莫西林
- 药理作用:青霉素类抗生素,对多种细菌有杀菌作用,可与抗厌氧菌药物联合用于牙菌感染。
- 用法用量:口服,成人一次0.5g,每6-8小时1次。
- 注意事项: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;用药前需进行青霉素皮试;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、过敏反应等。
# 头孢克肟
- 药理作用: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,抗菌谱广,对部分引起牙菌感染的细菌有抑制作用。
- 用法用量:口服,成人及体重30公斤以上儿童一次50-100mg,一日2次。
- 注意事项: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禁用;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、过敏反应等;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