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:
治疗病毒感染的常用药品及注意事项
最佳答案:
# 抗病毒西药
- 奥司他韦:主要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。注意事项包括部分人可能出现恶心、呕吐等胃肠道反应,一般建议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适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- 阿昔洛韦:常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,如单纯疱疹、带状疱疹等。可能有轻度胃肠道反应、头晕等,肾功能不全者需要调整剂量,以免药物蓄积造成肾损伤。
- 利巴韦林:可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。其不良反应较多,可能导致贫血等血液系统问题,孕妇及备孕人群禁用,因为有致畸作用。
- 干扰素:可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感染,如肝炎病毒等。使用后可能出现发热、乏力等类似流感的症状,一般在用药初期较为明显,还可能导致白细胞、血小板减少等,需定期监测血常规。
# 抗病毒中成药
- 连花清瘟颗粒/胶囊:可用于治疗流感等病毒感染。注意风寒感冒者不适用,脾胃虚寒者慎用,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。
- 双黄连口服液:有清热解毒等功效,适用于风热感冒等病毒感染。可能有轻微胃肠道反应,对本品过敏者禁用,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- 清开灵颗粒:可用于病毒感染所致的发热等症状。久病体虚者如出现腹泻时慎用,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。
在使用这些药物时,需注意以下通用事项:
- 遵医嘱用药: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,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。
- 关注不良反应:用药后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,如出现过敏反应、严重胃肠道反应等,应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。
- 特殊人群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儿童、老年人及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人群,用药更需谨慎,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和剂量。
-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: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,避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。
谁能告诉我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和注意事项
日常饮食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忌: 1、忌辛辣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,湿热夹杂,肝胆气机失调,消化功能减弱。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。 2、忌 烟 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,能损害肝功能,抑制肝细胞再生和修复。因此肝病患者必须戒烟。 3、忌 酒 不宜饮酒:酒精的90%要在肝脏内代谢,酒精可以使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受到干扰破坏,所以直接损害肝细胞,使肝细胞坏死。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动期肝炎的病人,即使少量饮酒,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。 4、忌食加工食品 少吃罐装或瓶装的饮料、食品。这是由于罐装、瓶装的饮料、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剂,对肝脏或多或少都有毒性。 5、忌滥用激素、抗生素 是药三分毒,药物对肝肾多有损害,肝病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,合理用药。 6、忌乱用补品 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,如滋补不当,脏腑功能失调,打破平衡,会影响健康。 7、忌过多食用蛋白饮食 对于病情严重的肝炎病人来说,由于胃黏膜水肿、小肠绒毛变粗变短、胆汁分泌失调等,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。如果吃太多蛋、甲鱼、瘦肉等高蛋白食物,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病症。 8、忌高铜饮食 肝功能不全时不能很好地调节体内铜的平衡,而铜易于在肝脏内积聚。研究表明,肝病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储存量是正常人的5-10倍,患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-80倍。医学专家指出,肝脏内存铜过多,可导致肝细胞坏死。体内铜过多,可引起肾功能不全。故肝病病人应少吃海蜇、乌贼、虾、螺类等含铜多的食品。 9、忌生活不规律 “三分治七分养”,因此充足的睡眠、合理营养、规律生活,每天坚持早操,劳逸结合很重要。 10、忌情志不畅 肝病患者应忌恼怒、悲观、焦虑等,因为肝病患者久治不愈,常便人焦虑,胡思乱想,易发火而郁怒伤肝,肝气郁结不舒易成积癖。 11、忌劳累 肝为...重要代谢器官,肝炎病人功能异常,营养失调,故疲乏无力,需多休息。因此多休息是治疗关键。 12、忌乱投医 不要轻信江湖游医,以免延误了正确的治疗,使病情加重甚至恶化。 日常饮食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宜: 1、 酸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酸性食物可引药入肝。中药中的五味子就属酸性,它可引药入肝,降低转氨酶。过去,还曾经流行过米醋治疗肝炎。另外,酸性食物还可增加食欲。 2、 甜 甜性食物可给肝炎患者补充一定的热量,易吸收,有利肝炎的恢复,在肝炎的急性期,食欲减低,进甜食是好的。 3、苦 中医认为苦性食物属寒,可清热解毒。对肝胆湿热型肝病患者进食苦性食物是有益的,但啤酒例外。
慢性泌尿系统感染该如何根治及注意事项
尿路感染是由细菌(极少数可由真菌、原虫、病毒)直接侵袭所引起,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很重要。尿路感染多有一定的诱因,故应仔细检查患者有无尿路结石,肾或输尿管有无畸形等情况。除药物治疗外,多喝水,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,这样起到尿路冲洗的作用,对于尿路感染的治疗也很重要。另外,目前淋球菌性尿道炎也很常见,如有者,应先按淋病治疗。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尿路感染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,可以应用如清热解毒的板兰根、地丁、败酱草、车前草等,还应注意加强营养,增强体质。
疱疹能治好吗
二、药物治疗
(一)药物治疗原则
单纯疱疹全身治疗当采取对症,抗病毒和免疫治疗,局部治疗以干燥、收敛、预防感染为原则,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,因可抑制血清中干扰素。
带状疱疹亦应采用全身和局部疗法,原则为抗菌素病毒、消炎、止痛、保护局部,防止继发感染、缩短病程等。
(二)治疗药物类别及常用药物
(三)治疗药物个论
1、抗病毒剂
阿昔洛韦(Acyclovir)
[别名]无环鸟苷
[作用与用途]本品为高效广谱抗病毒药,选择性抑制病毒复制,只在被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转变为三磷酸化合物,从而抑制病毒DNA聚合酶,阻止病毒DNA合成,对正常细胞几乎无影响,比其他抗病毒药物毒性低得多。
[体内动态]口服吸收率低(约15%),按5mg/kg和10mg/kg静脉滴注1小时后,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9.8ug/ml和20.7ug/ml,经7小时后谷浓度分别为0.7ug/ml和2.3ug/ml。1岁以上儿童用量为0.25g/m2者其血浆药物浓度变化与成人5mg/kg用量用近,而用量为0.5g/m2者与成人10mg/kg用量者相近,新生儿(3月龄以下)每8小时滴注10mg/kg,每次滴注持续1小时,其稳态峰浓度为13.8ug/ml,而谷浓度则为2.3ug/ml,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50%,大部分全内药物以原形自尿排泄,尿中尚有占总量14%的代谢物,部分药物随粪排泄,正常人T1/2为2.5小时;肌酐清除率每分钟15~50ml/1.73m2者,T1/2为3.5小时,无尿者可延长到19.5小时。
疱疹的治疗药物类别及常用药物
类别 常用药物
单纯疱疹 局部用药 抗病毒剂 40%疱疹净二甲亚砜溶液、阿昔洛韦、酞丁胺等
抗菌止痒剂 樟脑、龙胆紫、炉甘石洗剂等
防感染药 抗生素类
内用 抗病毒剂 阿昔洛韦、阿糖胞苷、干扰素、干扰素诱导剂等
免疫制剂 左旋咪唑、转移因子等
带状疱疹 全身用药 止痛剂 颅痛定、安乃近、卡马西平、阿米替林、多虑平、丙咪嗪、酰胺咪嗪、苯妥因钠、赛庚定、泰尔登等
抗病毒剂 吗啉胍、阿糖胞苷、无环鸟苷等
免疫制剂 转移因子、胎盘球蛋白、丙球免疫血清等
外用 止痛剂 1%达克罗宁、5%苯唑卡因、1%磷乙酸等
[给药方案]
(1)口服,0.2g/次,1次/4小时或1g/d,分次给予。疗程据病情而定,几天到半年不等。肾功能不全者酌减量。
(2)静滴,5mg/次,加入5%~10%葡萄糖注射液中,滴注时间1小时,每8小时1次,连续7天,12岁以下儿童一次按0.25g/m2用量给药。肾功能不全者减量;肌酐清除率每分钟10~25ml/m2者减为每24小时1次;清除率每分钟0~10ml/m2者减为2.5mg/kg,每24小时给药1次。
[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]静滴给药,偶见药疹、恶心、出汗、低血压、血尿及肌酸酐水平上升,停药后恢复正常。口服无明显不良反应,并用丙磺舒可使本品的排泄减慢,半衰期延长,体内药物蓄积。
[剂型与规格]片剂:0.2g/片,0.4g/片。胶囊剂:0.2g/粉。粉针:(冻干钠盐),0.25g/支,0.5g/支。滴眼剂:0.1%,8ml/瓶。
阿糖腺苷(Vidarabine)
[别名]阿糖腺嘌呤
[作用与用途]进入...后,在细胞内磷酸化,生成一、二、三、磷酸盐,继而竞争性抑制病菌毒DNA聚合酶活性。
[全内动态]静滴后,在体内迅速去氮成为阿拉伯糖次黄嘌呤,并迅速进入一些组织中。按10mg/kg剂量缓慢静滴,阿拉伯糖次黄嘌呤的血浆峰值为3~6ug/ml,阿糖次苷为0.2~0.4ug/ml,阿拉伯糖次黄嘌呤形式为主自尿排泄,母体化合物只有1%~3%。肾功能不全者,阿拉伯糖次黄嘌呤在体内蓄积,其血浆浓度可为正常人的几倍。阿拉伯糖次黄嘌呤的平均T1/2为3.3小时。
[给药方案]静滴,10~15mg/kg.d,用5%葡萄糖注射液溶解,稀释成0.7mg/ml滴入,8~12小时滴完,疗程5~15天。带状疱疹:10mg/kg,连用5日,亦用葡萄溏注射液溶解。
[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]有胃肠系统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,对肝肾功能有影响,抑制骨髓且可致畸胎,孕妇禁用,突出的不良反应为肌痛,恶心、呕吐,食欲不振,无力、体重减轻、震颤。别嘌呤醇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,使用权阿拉伯糖次黄嘌呤的消除减慢而蓄积,可致较严重的神经系统毒性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