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

网站收藏烽烟博客联系我们

导航菜单

中医怎么治疗胰腺炎(请问胰腺炎用中医疗法怎么治理。谢谢!)

本文目录:

中医怎么治疗胰腺炎

中医怎么治疗胰腺炎

 最佳答案:

      中医对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多样。

      # 中医治疗方法

      - 中药内服:根据不同证型用药。肝胆湿热证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;肠胃热结证用大承气汤加减;肝郁气滞证以柴胡疏肝散加减。

      - 针灸治疗:选取足三里、天枢、中脘、内关等穴位。足三里可调理脾胃;天枢能调节肠道功能;中脘可和胃健脾;内关能理气止痛。

      - 中药膏剂外敷:如金黄膏、如意金黄散等,外敷于胰腺疼痛、肿胀部位,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减轻疼痛和肿胀。

      - 中药保留灌肠:根据辨证结果,水煎中药取汁进行保留灌肠,可使药物通过肠道黏膜吸收,达到清热解毒、通腑泄热效果。

      # 胰腺炎的中医症状

      胰腺炎在中医中归属于“腹痛”“胁痛”“胰瘅”等范畴,不同证型症状有别:

      - 肝郁气滞型:上腹部胀痛或隐痛,胸闷不舒,善叹息,食欲不振,腹胀,恶心,呕吐。

      - 肝胆湿热型:上腹部剧痛,腹胀,恶心,呕吐,发热,口干口苦,大便秘结。

      - 瘀血内结型:上腹部刺痛或钝痛,痛有定处,夜间加重,腹胀,面色晦暗。

      - 腑实热结型:上腹部胀满疼痛、拒按,发热,口干口苦,大便秘结,小便短赤。

      # 中医用药

      - 中成药:保胃通胶囊可舒缓上腹部剧痛、胀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;复方丹参片能改善胰腺微循环,减轻炎症反应;胰康片可滋阴补气、消炎止痛,调节胰腺功能。

      - 方剂及药材:枳实导滞丸适用于饮食积滞、湿热内阻引起的脘腹胀痛等;大承气汤用于阳明腑实证,可治大便不畅、腹胀腹痛拒按等;柴胡舒肝丸能舒肝理气、消胀止痛,适用于肝气不舒。常用药材有大黄、芒硝、柴胡、枳实、黄连、白术、茯苓等。

胰腺炎 中医治疗方法

1.肠胃积热
外邪入里化热,或过食辛辣厚味,湿热食滞交阻,结聚于里,气机不和,腑气不通。临床症见腹部胀痛而拒按,胃脘部痞塞不通,恶心呕吐,口干,大便秘结。舌质红,苔黄燥,脉滑数。治宜清热化湿,通里攻下。方用清胰汤合大承气汤加减:柴胡10g,枳壳10g,黄芩12g,黄连6g,白芍12g,木香6g,银花30g,玄胡12g,生大黄(后下)10g,芒硝(冲服)10g,厚朴12g。
2.肝胆湿热
外邪内侵或饮食不调,以致湿热蕴结于肝胆,使其失于疏泄条达。临床症见胃脘、两胁疼痛,厌食油腻,发热,恶心,身重倦怠或黄疸。舌苔黄腻,脉滑数。治宜疏肝泄胆、清热利湿。方用清胰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:龙胆草15g,茵陈30g,生山栀15g,柴胡15g,黄芩12g,胡黄连10g,白芍 12g,木香6g,生大黄(后下)10g,金钱草30g,苡仁30g,苍术10g,焦三仙各10g。
3.脾虚食滞
素体脾胃虚弱,复因暴饮暴食,脾运不及,肠胃受伤,食积停滞,气机失畅。临床症见脘闷纳呆,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,泄泻,大便酸臭或有不消化食物,面黄肌瘦,倦怠乏力。舌淡胖,苔白,脉弱。治宜健脾化积,调畅气机。方用清胰汤合枳实化滞丸加减:焦白术20g,焦三仙各15g,茯苓20g,枳实 10g,银花30g,黄芩10g,柴胡10g,泽泻20g,陈皮10g,苡仁30g,木香6g。
4.瘀血内结
久病入络,导致瘀血内结,气机不通。临床症见脘腹疼痛加剧,部位固定不移,脘腹或左胁下痞块,X线片或B超发现胰腺有钙化或囊肿形成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、瘀点,脉涩。治宜活血化瘀,理气止痛。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:香附10g,元胡15g,没药10g,当归10g,川芎10g,赤芍10g,蒲黄 15g,五灵脂10g,柴胡10g,苡仁30g,黄芩10g,丹参30g。

请问胰腺炎用中医疗法怎么治理。谢谢!

不是不想帮忙,而是西医诊断对中医用药没有太大帮助的。
中医不同西医,没有设定用药,西医有西医的规范,什么病必须用什么药物,而中医是根据辨证用药的,必须根据具体症状,西医一个诊断对中医来说可能是不同病的不同诊断。
在您没说清楚具体症状的前提下,我是没有任何办法帮助您的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本站联系邮箱:douxingdu02@163.co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