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:
igg4相关性疾病治疗
最佳答案:
IgG4相关性疾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、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。
一般治疗
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常见的症状有皮肤病变、关节肿痛、淋巴结肿大等。患者在平时要注意休息,保持充足的睡眠,避免长时间熬夜,适当吃一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比如牛奶、鸡蛋、鱼肉等,有利于补充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成分,放松心情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避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。
药物治疗
患者除了日常生活调整之外,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片、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,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。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醋酸片、甲泼尼龙片等药物进行改善,也可以合理搭配使用来氟米特片、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。
手术治疗
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,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,可以去正规的医院通过脾切除手术进行治疗,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。如果病情比较严重,通过上述治疗效果不佳,还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。
以上就是IgG4相关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。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不同,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,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。
IgG4相关性疾病的治疗
目前为止IgG4相关性疾病尚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,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该类疾病普遍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敏感。临床治疗发现,IgG4相关性疾病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,器官组织肿胀明显消退,血清IgG4有所减低,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;但长期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会增多,且停药后多有复发。
认识“神秘”的IgG4相关性疾病
如今,医学学科分类越来越精细,需要患者在就医时有明确的方向。对于全身系统疾病患者来说,找准方向并非易事,他们往往四处求医、却迟迟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。在全身系统性疾病当中,IgG4相关性疾病就是典型代表。一个新疾病体
2012年,在IgG4相关性疾病国际专家研讨会上,“IgG4相关性疾病”的概念正式提出,自此,IgG4相关性疾病作为一个新的疾病体正式走进医学临床工作,越来越多的患者被确诊进而得到了综合有效的治疗。
IgG4相关性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?
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免疫介导性纤维炎症性疾病,主要临床表现为胰腺、唾液腺、泪腺、淋巴结、肾脏等多个器官组织肿胀性改变,临床表现多样(如图):胰腺受累可有腹痛、后背痛、血糖异常等表现;唾液腺(如腮腺、颌下腺)受累可有口干、面部肿胀等表现;泪腺受累可有眼睑肿胀、眼干表现;腹膜后纤维化患者可有下腹部疼痛表现,纤维组织压迫输尿管还会导致肾盂积水、肾功能异常;胆管受累患者皮肤黄染、瘙痒明显;还有部分患者以全身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等等。
在没有认识到该诊断之前,患者往往会在各专科就诊:唾液腺(如腮腺、颌下腺)受累患者可能最先就诊于口腔科;泪腺受累患者会最先向眼科医生寻求帮助;胰腺受累患者往往因“胰腺占位”就诊于消化科或肝胆科。另外,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复杂,且以“肿块”为主要特征,故许多患者在一次又一次的就医经历中被误诊为恶性肿瘤,如胰腺癌、胆管癌、淋巴瘤等疾病,给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。医院各科室协力合作,才能使更多的出现“奇怪”症状的患者得到早期诊治。
IgG4相关性疾病如何确诊?
多数患者血清IgG4可升高,外周血浆母细胞升高也可帮助诊断,但目前该项目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。值得注意的是,只有IgG4升高并不能诊断该病,还需要结合患者有无该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综合判断。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异常的前提下,病理活检对于该病的诊断十分重要,另外,病理检查还可帮助排除恶性肿瘤性疾病,在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如何治疗IgG4相关性疾病?
目前,对于IgG4相关性疾病的治疗还没有公认的最优方案。糖皮质激素是本病的一线治疗药物。绝大多数患者对中小量激素反应很好,但减量或停药可能导致复发,因此当病情缓解后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。另外,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才能更好的控制病情,但是目前这方面的临床研究还很少。对于难治性病例,国外报道利妥西单抗治疗效果较好,但因研究例数较少且成本较高,尚未在国内广泛推广。
IgG4相关性疾病的预后如何?
该病预后较好,多数患者在接受激素治疗后不久就可以看到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,随着病情的稳定,激素的剂量可逐渐减小。
表现多种多样的IgG4相关性疾病本身并不可怕。只有在揭开它的 “神秘面纱”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我们才能在抗击病魔的道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。